网上科普有关“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青岛市区以及周边等地,民间流传着很多歌谣、家谚、歇后语等各种俗语,脍炙人口,丰富了青岛语言,是青岛地区一笔文化财富。
早年的青岛周边农村地区曾经流传过这样的民谣:
瞭儿,瞭儿,你别愁,进了青岛住洋楼。
汽炉子,烧猪肉,锅里蒸着白馒头。
此民谣指旧时乡下穷苦,别说住洋楼,能吃上顿白面馒头也是一种奢望。
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观天象,察地物,农民们总结出一些青岛地区的气象农谚,既反映了青岛地区的气象规律,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反映时令气候的气象农谚: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重阳无雨一冬晴,立春落雨至清明”,“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扔”,“立夏立不住,刮到麦子熟”,“早晨雾露,中午晒破葫芦”。
反映风雨变化的气象农谚:
“东虹雾露西虹雨,南虹发河水,北虹淹萝卜”,“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雷公先歌,雨下不多”,“西北黄橙橙,必定刮大风”,“崂山戴帽,大雨来到”,“南风不受北风的气”,“北风姓宿,黑天就住,南风姓马,越黑越刮”。
反映气象与生活、农事关系的农谚更是生动朴实,如:
“豆豆豆,四、五、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头伏萝卜末伏白菜”,“春分春分,小麦起身”,“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旱瓜涝枣”,“豆子开花,墒沟摸虾”,“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青岛地区还流传着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下面这些歇后语,城阳一带不少老人都常挂在嘴边: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属大白菜的———心在里边;
蒸的饼子———不用抢(城阳人称把饼子从铁锅上取下来为“抢”);
海西村打虾子———越小的越精(指用网捕虾,小虾一个个从网眼里逃掉了,被称为精明);
姓陈的跟着个卖枣的———趁早(陈枣);
苍蝇跟着个卖盐的———操些闲(咸)心。
青岛的方言乡语,像万花筒一般绚丽多彩。它是齐鲁大地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华方言的瑰宝
关于“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禾志亮]投稿,不代表家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qtxsh.cn/cshi/202504-31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家具号的签约作者“禾志亮”!
希望本篇文章《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家具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山东青岛地区有哪些俗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